奉令承教
成语拼音
- 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奉令承教成语解释
-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典故出处
- 《战国策·燕策二》:“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免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成语典故
- 战国时期,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让他率军攻占齐国70多座城池,将齐军围困5年之久,由于燕昭王去世,燕惠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改派大将骑劫代替乐毅。乐毅逃到赵国。兵败后,燕惠王派人去请乐毅,乐毅说他奉令承教已经完成使命而不归。
成语造句
- 上级的指令一下达,他便立刻奉令承教,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里,有一位忠诚而有智慧的将军叫李明。
当时,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威胁,国王决定派遣军队出征。李明被国王委以重任,负责统领大军抗击敌人。李明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使命。
出征前,国王对李明谆谆教诲,详细地交代了战略部署和各种注意事项。李明恭敬地聆听着,将国王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他向国王表示一定会奉令承教,严格按照国王的指示行事。
在战场上,李明率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情况,他都始终坚守着国王的命令和教诲。有一次,他们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军队陷入了困境。一些将领建议改变战略,但李明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必须奉令承教,国王的指示就是我们行动的准则,不可轻易更改。”最终,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准的执行,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取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
在后续的战斗中,李明继续严格遵循国王的命令,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策略。他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敌人节节败退。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战斗,他们终于成功击退了外敌,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回国后,国王对李明的表现大加赞赏,称赞他是一位真正能奉令承教的杰出将领。李明也因此成为了国家的英雄,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不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任务和使命时,我们应该像李明一样,恭敬地接受上级的命令和教导,并且坚定地去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挑战中取得成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正如《论语》中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我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奉令承教时,往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实现目标。
奉令承教-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