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泰阿

成语拼音

dào chí tài ē

倒持泰阿成语解释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典故出处

《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成语典故

二子以爱姬示人,掇丧身之祸。所谓倒持泰阿,授人以柄。(宋·乐史《绿珠传》)

成语造句

在这场商业竞争中,他盲目地将关键信息透露给对手,无异于倒持泰阿,让自己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主。 当时,周平王想要削弱郑国的势力,郑庄公得知后非常不满。周平王为了安抚郑庄公,就提出让自己的儿子王子狐到郑国去做人质,郑庄公也让自己的儿子公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郑交质”。 然而,周平王的做法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室和郑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周桓王继位后,更是对郑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 郑庄公对此感到愤怒,决定采取行动。他率领郑国的军队与周王室的军队在繻葛展开了一场大战。在战斗中,郑国的将军祝聃表现得非常勇猛,他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王室的军队顿时大乱。 此时,周桓王陷入了困境。他原本想要依靠自己的权威和力量来压制郑国,却没想到反而引来了郑国的强烈反抗。他的行为就如同倒持泰阿,将锋利的宝剑剑柄交给了别人,而剑尖却对着自己。 最终,这场战争以郑国的胜利而告终。周王室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郑国的势力则进一步扩大。郑庄公通过这场战争向其他诸侯国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让周王室认识到了郑国的不可轻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能盲目行事。如果像周桓王那样,不考虑后果,轻易地将自己的权力或优势拱手让给别人,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倒持泰阿这个成语也因此被用来形容把权力或有利条件交给别人,而给自己带来危险的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倒持泰阿-成语图片

倒持泰阿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