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悬之危
成语拼音
- dào xuán zhī wēi
倒悬之危成语解释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典故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成语典故
- 有游客张君瑞,奉书令小僧拜投于麾下,欲求将军以解倒悬之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成语造句
- 在那动荡的年代,百姓生活困苦,常常面临倒悬之危,急需有人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个国家因为长期的战乱和政治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的国王昏庸无道,只知道享乐,对百姓的疾苦毫不关心。官员们也纷纷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在这个国家的边境地区,敌军时常入侵,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百姓们不仅要忍受国内的苦难,还要面对外敌的威胁,真可谓是处于倒悬之危。
有一位年轻的勇士名叫李明,他看到国家和百姓的悲惨状况,心中充满了悲愤和使命感。他决定挺身而出,拯救国家和百姓于危难之中。
李明四处奔走,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和国内的腐败势力。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组织了一支义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李明身先士卒,带领义军奋勇杀敌。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次次地击败了敌人的进攻。同时,李明也积极地与国内的有识之士合作,试图推翻昏庸的国王,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李明和他的义军终于取得了胜利。他们赶走了外敌,推翻了昏庸的国王,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在新的政权下,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也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国家和人民处于倒悬之危时,需要有勇敢和有担当的人站出来,带领大家共同奋斗,才能摆脱困境,走向光明的未来。正如《孟子·公孙丑下》中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只有那些真正为人民着想,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倒悬之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