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怨

成语拼音

dōng zhēng xī yuàn

东征西怨成语解释

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典故出处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成语典故

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成语造句

如今局势混乱,统治者的决策导致百姓生活困苦,可谓是民不聊生,这才出现了东征西怨的局面。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有一位君王,他一心想要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强国家的实力。于是,他频繁地发动对外战争,一会儿向东征伐,一会儿又向西征讨。 刚开始的时候,国内的百姓们还对君王的雄心壮志表示支持,他们希望国家能够变得更加强大,在周边国家中树立起威严。然而,随着战争的不断持续,百姓们开始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长期的征战导致国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被征调,田园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他们开始对君王的频繁征伐产生了怨言。 大臣们看到这种情况,纷纷向君王进谏,提醒他要关注国内百姓的生活,不能一味地东征西战。其中一位忠诚的大臣引经据典道:“昔日武王伐纣,也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才行动,并非盲目地四处征战。如今我们的百姓已经不堪重负,再这样下去,国家恐怕会陷入危机啊。” 可是君王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征伐才能实现国家的崛起。他固执地继续推行他的扩张政策,全然不顾百姓们的哀怨。 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困苦,怨声载道。曾经支持君王的人们也开始转变态度,他们对君王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愤怒。终于,国内的矛盾激化到了顶点,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叛乱。 此时,君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白了东征西怨的后果。他意识到战争虽然可以带来荣耀和领土,但如果忽视了百姓的利益,最终会导致国家的动荡和衰落。 于是,君王决定停止无意义的征伐,将重心转移到国内的发展和建设上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百姓的生活,鼓励农业生产,恢复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国家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百姓们的生活也重新走上了正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统治者或者领导者,不能只追求自己的野心和目标,而忽视了人民的感受和利益。东征西怨的教训提醒我们,在追求任何目标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平衡和理性,关注各方的反应,避免因为过度的行为而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东征西怨-成语图片

东征西怨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