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熊入梦

成语拼音

fēi xióng rù mèng

飞熊入梦成语解释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典故出处

《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成语典故

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他苦苦寻找。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熊飞进自己的怀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预示即可找到这个人,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他号飞熊,从此文王如虎添翼。

成语造句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出现了一位异人,仿佛飞熊入梦一般,醒来后他一直对此感到疑惑不解。

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一心想要兴周灭商,使天下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他广纳贤才,礼贤下士,在诸侯中声名远扬。 有一天晚上,姬昌做了一个奇特的梦。在梦中,他看到一只生着翅膀的熊向他飞来。这只熊浑身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姬昌被这个梦深深震撼。第二天,姬昌便找来朝中的大臣为他解梦。大臣们经过一番思索和探讨,认为这个梦是一个大吉之兆,预示着将有一位能辅佐姬昌成就大业的贤才出现。 姬昌听后,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更加坚定了寻找贤才的决心。不久之后,姬昌在渭水边遇到了一位垂钓的老人,这位老人正是姜尚,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姜子牙。姜子牙精通兵法,智谋超群,但一直怀才不遇,隐居在渭水之滨。姬昌与姜子牙一番交谈后,发现他正是自己梦中的那位贤才,大喜过望,立刻拜他为军师。 姜子牙也没有辜负姬昌的期望,他凭借着自己的卓越才能,帮助姬昌治理国家,操练兵马,使周国日益强大。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姬昌的势力不断扩张,为日后周武王推翻商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飞熊入梦”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寓意着帝王得贤臣的征兆。正如《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所记载:“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姬昌得姜子牙犹如猛虎添翼,加速了周王朝的崛起。 这个成语故事流传千古,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梦境和祥瑞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对于贤才的渴望和尊重。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王都渴望能有像姜子牙这样的贤臣来辅佐自己,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而“飞熊入梦”这个成语,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美好愿景和期望的一种象征。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善于发现和珍惜身边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于未知和神秘现象的探索与思考,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地去追寻真理和智慧。

飞熊入梦-成语图片

飞熊入梦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