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纲振纪

成语拼音

dùn gāng zhèn jì

顿纲振纪成语解释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典故出处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如今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必须有人挺身而出,采取有效措施顿纲振纪,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环境。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混乱和动荡。官员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秩序几乎崩溃。 这个时候,一位年轻而有抱负的大臣站了出来,他名叫李明。李明自幼饱读诗书,深知国家此时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来恢复秩序和稳定。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向国王进谏,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国王在听了李明的建议后,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必须有所行动。于是,他任命李明为钦差大臣,赋予他极大的权力,让他去整顿朝纲,重振纪律。 李明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毫不畏惧地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他首先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将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一一查处,依法严惩。这一举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许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但也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对他恨之入骨。 接着,李明开始整顿军队。他加强了军队的训练,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同时清除了军队中的一些害群之马。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家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在李明的努力下,国家的秩序逐渐恢复,百姓的生活也开始改善。他的改革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被李明打击的既得利益者们不甘心失败,他们勾结在一起,密谋策划,企图推翻李明。但李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国家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和稳定。李明成功地顿纲振纪,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名字被人们铭记在心,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正如《后汉书·袁绍传》中所说:“诚欲上安宗庙,下惠百姓,近慰仁人,远服四夷,历观古今,未有不顿纲振纪而天下不乱者也。”李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顿纲振纪的重要意义。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顿纲振纪-成语图片

顿纲振纪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