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闻达
成语拼音
- bù qiú wén dá
不求闻达成语解释
-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典故出处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候。”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刘备封为武乡侯,辅助后主刘禅,为了复兴蜀室,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在出征前他给后主写《出师表》说自己是南阳一平民,不求闻达,是先帝三顾茅庐请出山的,自己深受感动,所以为了蜀室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造句
- 他一生淡泊名利,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根本不求闻达,却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成语故事
-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智者。
诸葛亮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心怀壮志,渴望有一天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却选择隐居隆中,过着宁静而淡泊的生活。
当时的天下,战乱频繁,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最为强大;孙权据有江东,也颇具实力。而刘备则在颠沛流离中,艰难地寻求着立足之地。诸葛亮虽然胸有大志,但他并不急于求取名利,他深知时机未到,贸然出世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真正的理想。
刘备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听闻了诸葛亮的才华和智谋,于是决定亲自前往隆中拜访,恳请他出山相助。刘备三顾茅庐,其诚意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见刘备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是一位值得辅佐的明主,便决定出山,与刘备一同闯荡天下。
在之后的岁月里,诸葛亮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智慧和过人的谋略,帮助刘备在乱世中站稳脚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他精心谋划,巧妙布局,一次次地化险为夷,为刘备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诸葛亮的声名逐渐远扬,他却始终保持着那份不求闻达的心境。他一心只为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不为个人的名利地位所动摇。他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为了国家和百姓殚精竭虑。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他也从未退缩,始终坚定地前行。
诸葛亮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不仅赢得了刘备的敬重和信任,也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和赞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求闻达的真正含义,那就是不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和虚名,而是将自己的才华和精力奉献给更伟大的事业,为天下的和平与安宁而努力奋斗。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人,让人们明白,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追求表面的功成名就,而在于内心的坚守和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不求闻达,却能成就非凡,这正是诸葛亮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不求闻达-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