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暗室

成语拼音

bù qī àn shì

不欺暗室成语解释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典故出处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语典故

蘧(qú)伯玉,名瑗,字伯玉,春秋时蒲国人,生活的时代和孔子大致相同。他是卫灵公时著名的贤大夫,也是一位道德和操行都非常优秀的人。“卫地多君子”,历来人们都将蘧伯玉作为卫国君子的代表。  蘧伯玉非常贤德,人们十分敬重他。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一会儿,辚辚的车声又响起来。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夫人说:“应该是蘧伯玉。”灵公问:“你怎么知道是他呢?”南子说:“君子是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为的是怕车声打扰国君。忠臣和孝子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信誓旦旦,也不会因在黑暗之中没有人能看到而改变自己的操守。蘧伯玉是我们卫国品行端正的大夫,仁而有智,对国家恪尽职守。他不会因为现在是黑夜,没人会看见就忘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灵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  灵公与夫人开玩笑说:“不是蘧伯玉。”夫人听后马上给灵公上酒道贺。灵公说:“你为什么要向我道贺呢?”夫人说:“开始我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一个人是这样的贤德之人,现在知道在卫国还有一个和他一样贤德的人,那么我们国家就有两个贤臣了。国家多贤臣,是国家之福,怎么能不向您道贺呢?”灵公说:“说得好!”然后就把真相告诉了夫人。  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兵强马壮、人民富裕,使其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大将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试探。那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玉在卫国当政,我们如果贸然攻打卫国肯定会吃败仗的。”赵简子马上就取消了攻卫的计划。  蘧伯玉谦虚谨慎,经常对自己进行反思,“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六十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贤人总是对自己的道德与行为有明确的要求,而且一直认真的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成语造句

他为人正直,即使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不欺暗室,从不会有任何不当的行为。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 杨震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他品德高尚,以正直和廉洁闻名于世。 有一次,杨震被任命为东莱太守,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是杨震的学生,他得知老师路过此地,便在夜间怀揣重金前来拜访。杨震见到王密后,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诧异。王密悄悄地说:“老师,您收下这些金子吧,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听后,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我杨震一生光明磊落,绝不会做出这种违背道德之事。”王密羞愧不已,只得带着金子灰溜溜地走了。 杨震就是这样一个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暗室之中,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做亏心事的人。他的行为体现了“不欺暗室”的高尚品德。这种品德在当时的社会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的黑暗。 后来,杨震的事迹被广泛传颂,人们对他敬重有加。他的行为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让人们明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准则。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杨震这样“不欺暗室”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种精神不仅在古代备受推崇,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做到问心无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不欺暗室”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君子应当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无论在光明之处还是在隐蔽之境,都能保持正直和善良。这种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让我们以杨震等先辈为榜样,将“不欺暗室”的精神发扬光大,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不欺暗室-成语图片

不欺暗室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