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不去善
成语拼音
- wù bù qù shàn
恶不去善成语解释
-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典故出处
- 《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众善,义之经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一个人犯了错误,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的所有,要明白恶不去善,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其不足之处,但他却有着独特的一面。
卫灵公麾下有一位大臣名叫史鱼。史鱼为人正直,对国家忠心耿耿,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卫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国的朝堂上出现了一些奸佞之臣,他们阿谀奉承,迷惑卫灵公,使得国家的政治渐渐偏离了正轨。
史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直言进谏卫灵公,希望他能远离那些奸佞之人,重新恢复国家的清明政治。可是,卫灵公却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依然对那些奸佞之臣有所偏袒。
尽管如此,史鱼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地为卫国做事。他知道卫灵公并非一无是处,在很多方面,卫灵公也有着自己的优点和成就。这正体现了“恶不去善”的道理,一个人即使有缺点和错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所有优点和善良之处。
史鱼在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卫国的未来。他知道自己无法再继续为国家效力,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叫来,嘱咐他一定要继续为国家尽忠。史鱼对儿子说:“我一生为国,虽未能完全改变现状,但我希望你能继承我的遗志。卫灵公虽有过错,但他也有善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他的恶而忽略了他的善。你要继续辅佐国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卫国变得更好。”
史鱼去世后,他的儿子谨遵父亲的遗言,继续为卫国效力。而卫灵公在得知史鱼的临终遗言后,也深受触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疏远了那些奸佞之臣,重新重视起像史鱼这样的忠臣。
卫国在经历了一段波折之后,慢慢又回到了正轨。而史鱼的事迹也被人们传颂开来,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恶不去善”的真正含义,让人们明白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片面地只看到他的缺点和错误,而应该全面地看待,既要看到他的恶,也要看到他的善。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一个人,也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的事务。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懂得,在面对复杂的人和事时,要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不轻易地对他人全盘否定,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即使在恶的表象之下,也要努力去寻找那隐藏着的善。
恶不去善-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