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诈我虞
成语拼音
- ěr zhà wǒ yú
尔诈我虞成语解释
-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典故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成语典故
- 团结要是真正的团结,尔诈我虞是不行的。★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成语造句
- 在生意场上,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利益,常常是尔诈我虞,让人难以捉摸。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和霸权,常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当时有两个相邻的诸侯国,甲国和乙国。甲国国力较强,一直对乙国虎视眈眈,想要寻找机会扩张自己的领土。乙国深知甲国的野心,于是时刻保持着警惕。
有一次,甲国的国君想出了一个计谋。他派遣使者前往乙国,表面上是为了表示友好,增进两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为了探听乙国的虚实。乙国国君虽然心中有所怀疑,但也不好直接拒绝,便热情地接待了使者。
在宴会上,甲国使者故意透露出一些关于甲国国内情况的虚假信息,说甲国最近遭遇了自然灾害,国力有所削弱,希望能与乙国保持和平。乙国国君听后,心中暗喜,以为这是一个进攻甲国的好机会。
然而,乙国的一位大臣却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对国君说:“大王,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甲国使者的话,这很可能是他们的计谋,故意引我们上钩。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中了他们的圈套。”国君思考片刻后,觉得大臣的话有道理,便决定先按兵不动,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果然,不久之后,甲国就秘密集结了军队,准备对乙国发动突然袭击。幸好乙国早有防备,及时发现了甲国的行动,加强了边境的防守,才使得甲国的阴谋没有得逞。
这件事情让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彼此之间的信任也荡然无存。从此以后,甲国和乙国之间经常互相欺骗、互相算计,陷入了一种尔诈我虞的状态。他们不断地使用各种阴谋诡计,试图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甲国和乙国这样尔诈我虞的例子数不胜数。这种互相猜疑、互相欺骗的行为,不仅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也阻碍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只有当各国都能够秉持诚信、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正如古人所云:“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关系,才能够长久而稳定。而尔诈我虞的行为,最终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害人害己。
尔诈我虞-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