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号施令

成语拼音

fā hào shī lìng

发号施令成语解释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典故出处

《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成语典故

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成语造句

在团队合作中,应该充分倾听大家的意见,而不是由某个人独断专行地发号施令。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年轻的君主刚刚登上王位。这位君主雄心勃勃,渴望展现自己的权威和能力。 新君继位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对国家大事进行各种决策和指挥。他常常坐在朝堂之上,对着群臣发号施令,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自己的旨意行事。起初,群臣们对于君主的命令还是积极响应的,毕竟新君初立,大家都希望能在新的统治下有所作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君主的一些命令开始变得不切实际和不合理。比如,他不顾当时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强行要求在短时间内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这给百姓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臣们纷纷进谏,希望君主能够收回这些不合理的命令,但是君主却一意孤行,认为自己的权威不容挑战,继续固执地发号施令。 由于君主的胡乱指挥,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对君主失去了信心和尊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来劝说君主,让他明白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懂得倾听和采纳合理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发号施令。 比如,他们讲述了古代明君舜的故事。舜在位时,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大臣和百姓的意见,与民同乐,共同治理国家,从而使得国家繁荣昌盛。他们希望这位年轻的君主能够以舜为榜样,改变自己的执政方式。 君主在听到这些典故和大臣们的劝说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变自己。他不再轻易地发号施令,而是更加注重与大臣们的沟通和协商,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也开始关注百姓的生活,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国家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君主也明白了,作为一国之君,发号施令固然是其权力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权力,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来行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大臣和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让国家长治久安。

发号施令-成语图片

发号施令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