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上指冠

成语拼音

fā shàng zhǐ guàn

发上指冠成语解释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面对敌人的残暴行径,他怒不可遏,发上指冠,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与之拼命。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个名叫蔺相如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赵国崭露头角。当时,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和氏璧,秦国听闻后,便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深知秦国的虎狼之心,担心秦国出尔反尔,但又惧怕秦国的强大势力,左右为难。蔺相如挺身而出,自愿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交涉。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朝堂上召见了他。秦王看到和氏璧后,爱不释手,绝口不提城池交换之事。蔺相如看出秦王并无诚意,便心生一计,谎称和氏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秦王将和氏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立刻退后几步,倚靠着一根柱子站立。他怒目圆睁,对着秦王大声斥责道:“大王想要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和群臣商议,都认为秦国贪婪无信,不可轻信。但赵王考虑到两国的关系,还是决定让我带着和氏璧前来。可大王您却只顾把玩和氏璧,根本不提城池之事,这分明是欺诈赵国。我蔺相如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绝不会让赵国受此侮辱。如果大王您强行夺取和氏璧,我就和这块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完,蔺相如做出要撞柱的样子。 秦王见状,生怕和氏璧受损,连忙向蔺相如道歉,并假意答应会兑现诺言。蔺相如深知秦王不可信,于是提出要秦王斋戒五日,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才肯交出和氏璧。秦王无奈,只好答应了他。 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的这几日,悄悄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五日之后,秦王满心欢喜地准备接收和氏璧,蔺相如却坦然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秦王大怒,蔺相如却不卑不亢地说:“大王,您如果真有诚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国又怎会不交出和氏璧呢?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秦王虽然愤怒至极,但也知道此时杀了蔺相如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和赵国彻底交恶,只好无奈地放蔺相如回去。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对他的勇敢和机智大加赞赏,封他为上大夫。蔺相如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行为让赵国百姓对他敬佩不已,而他在面对秦王时的那种怒发冲冠般的气势,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故事。从此,蔺相如的名字便在各国之间流传开来,他的事迹也被后世之人铭记和传颂。

发上指冠-成语图片

发上指冠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