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贫问苦

成语拼音

fǎng pín wèn kǔ

访贫问苦成语解释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典故出处

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成语典故

他已经不像前一段旅程中那样的沉默了,一直同向导闲谈着,问着这一带庄稼,以及那乡下的家庭生活状况,下像一般工作同志访贫问苦那样。

成语造句

他经常深入偏远山区,真心诚意地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这种访贫问苦的精神令人敬佩。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百姓们的生活贫富差距极大。国家的东部地区是繁华的都市,富人们过着奢华的生活;而西部地区则是贫困的乡村,那里的人们常常食不果腹。 有一位年轻而有抱负的官员叫李明。他心怀百姓,一心想要改善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西部地区访贫问苦。 李明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漫长的旅程。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贫困的景象,破旧的房屋、衣衫褴褛的人们,这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当他到达一个小村庄时,看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李明连忙上前询问,老人告诉他,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粮食和衣物,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李明听后,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行囊中拿出一些食物和衣物送给老人,并安慰他说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他们。 接着,李明又走访了许多贫困家庭,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倾听他们的疾苦和诉求。他发现,这里的人们不仅生活贫困,还缺乏教育和医疗资源。于是,他开始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 他回到京城后,向国王详细地汇报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建议。国王被他的真诚和决心所打动,批准了他的建议。 李明开始组织人力和物力,为贫困地区送去了大量的粮食、衣物和药品。他还建立了学校和诊所,让那里的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让百姓们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经过李明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对李明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将李明视为救命恩人。而李明也因为自己的善举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官员或者有能力的人,应该时刻关注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积极地访贫问苦,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人民才能更加幸福。正如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福祉,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李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访贫问苦的意义,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访贫问苦-成语图片

访贫问苦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