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后炮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òu pào

放马后炮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典故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事情都已经结束了,你才在这说应该如何如何,这纯粹是放马后炮。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战场上,有一位名叫张华的将军。 当时,张华所率领的军队与敌军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双方僵持不下,局势十分紧张。张华的副将李猛向他提议了一个作战计划,认为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军的薄弱之处,从而打破僵局取得胜利。然而,张华却犹豫不决,他担心这个计划过于冒险,可能会导致己方陷入困境。 就在张华还在思考的时候,敌军突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张华的军队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开始出现了败退的迹象。李猛再次焦急地催促张华采取他之前提议的计划,但张华依然未能下定决心。 战斗持续进行着,张华的军队逐渐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终于,张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决定采纳李猛的计划。然而,此时已经有些晚了,敌军已经有所防备,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士兵们奋力拼杀,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败局。战后,张华懊悔不已,他开始埋怨自己当初没有果断地采纳李猛的计划。而这时,一些士兵也开始私下议论,说张华这是在放马后炮,如果一开始就果断行动,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如同三国时期的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谋士田丰曾多次给他提出正确的建议,但袁绍却犹豫不决,未能及时采纳。等到失败后,他才懊悔不已,却已经无济于事。 放马后炮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那些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才发表一些看似明智但实际上已经毫无意义的言论或采取一些为时已晚的行动。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重要决策和关键时刻时,要有果断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不能等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才去懊悔和指责。只有当机立断,才能避免成为那个只会放马后炮的人,从而在各种挑战和机遇中把握主动,取得更好的成果。

放马后炮-成语图片

放马后炮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