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物
成语拼音
- fēi chí zhōng wù
非池中物成语解释
-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典故出处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成语典故
- 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成语造句
- 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将来必定不是非池中物。
成语故事
-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有一个名叫周瑜的年轻人,自幼聪慧过人,心怀大志。
周瑜出生于世家大族,家境殷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迷于享乐。相反,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兵法谋略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天下局势,思考如何才能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
当时,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争夺天下。周瑜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施展才华的绝佳机会。他四处游历,结交豪杰,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辅佐的明主。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孙策。孙策此人勇猛无畏,有着雄才大略,周瑜认定他绝非等闲之辈,两人一拍即合,结为生死之交。
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势力逐渐壮大,攻城略地,威名远扬。然而,孙策的崛起引起了其他势力的嫉妒和警惕。他们联合起来,对孙策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在一次激战中,孙策不幸身负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孙策死后,周瑜悲痛欲绝,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要继续为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而努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辅佐孙权的事业中。
孙权当时还年轻,经验不足,但周瑜坚信他有着非凡的潜力,绝非池中之物。他尽心尽力地辅佐孙权,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稳定局势,发展势力。在周瑜的努力下,孙权逐渐成长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东吴的势力也日益强大。
后来,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吞并东吴。面对曹操的强大压力,东吴上下人心惶惶。许多人主张投降曹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财产。但周瑜坚决反对投降,他认为曹操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战胜。他力排众议,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东吴军队与刘备联军紧密配合,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也让周瑜的名字威震天下。
周瑜一生为东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绝非池中之物,而是一位能够在乱世之中搅动风云的英雄豪杰。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无数后人,让他们明白,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在任何环境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非池中物-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