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伉礼
成语拼音
- fēn tíng kàng lǐ
分庭伉礼成语解释
-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典故出处
-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这场学术讨论中,他竟敢和权威专家分庭伉礼,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
当时有一个小国,国内有一位权臣名为公孙戊。公孙戊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手段,在国内逐渐积累起了强大的势力。他开始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行为举止也越发张狂。
有一次,国君召集大臣们商议国事,公孙戊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与国君争论,丝毫不顾及君臣之礼。他的言行引起了其他大臣的担忧和不满,但公孙戊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戊越来越跋扈,他甚至在自己的府邸中摆出与国君同等规格的仪仗,大有与国君分庭伉礼之势。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礼制和君臣之道。
国君察觉到了公孙戊的野心和越轨行为,心中十分忧虑。他深知如果任由公孙戊继续这样下去,自己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国君开始暗中谋划,想要削弱公孙戊的势力。
国君秘密召集了一些忠诚的大臣,与他们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逐步剥夺公孙戊的权力,同时加强自己的势力。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国君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阻碍。公孙戊察觉到了国君的意图,开始进行反击,双方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然而,国君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最终还是成功地压制了公孙戊。公孙戊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他再也无法与国君分庭伉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社会和时代,都应该遵守相应的规则和秩序。君臣有别,上下有序,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的重要基础。如果有人妄图打破这种秩序,必然会引发混乱和动荡。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要始终保持对规则和他人的尊重。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地发展。
分庭伉礼-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