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爲五:天寒衣薄,則爲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爲汗;悲哀氣並則爲泣;中熱胃緩則爲唾。邪氣內逆,則氣爲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爲水脹。餘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願聞其道。
岐伯曰: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爲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爲液。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爲痛。
天寒則腠理閉,氣溼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爲溺與氣。
五臟六腑,心爲之主,耳爲之聽,目爲之候,肺爲之相,肝爲之將,脾爲之衛,腎爲之主外。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繫急,心繫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繫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爲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爲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