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成語大全
成語搜索
書籍
成語分類
切换简体
关于邯郸的2个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邯郸相关的成语:这些成语体现了邯郸这座城市在历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丰富内涵,有的反映了发生在邯郸的故事或传说,有的则展现了其文化特色等。
胡服骑射
成語拼音
hú fú qí shè
成語解釋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典故出處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成語典故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采取军事改革措施,学习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学习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 却说赵武灵王一心想着发奋图强,他对谋士楼缓说:“我赵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边有燕国、林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部族。如果不发奋图强,加紧军事装备,武装国防军 队,随时会被邻国偷袭过来。要发奋图强,就得采取军事改革措施。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宽袖口,干活打仗,都木太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穿皮靴子,行动方便灵活。 我打算仿照朗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谋士楼缓听了很赞成,他说:“咱们仿照胡人的服饰,就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赵武灵王说:“对呀!咱们打仗全靠步兵,进攻冲锋缓慢,就是打败游牧族骑兵,在追击的时候,他们骑马跑得快,很难追上他们;即使马拉城车,道路不好走,也是追不上他们;但是,我军又不会骑马打仗。要想学习胡人的服饰,就得学习朗人那样骑马射箭。”这个改革议论一经传开,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只得再找军事将领肥义商量,说:“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军队的服装和装备,可是,有人反对,怎么办?’明巴义将军表示支持,说:“服装与装备的改革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不决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担心几个人的反对?”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讥笑改革而反对我的是些蠢人,明白道理的人都会赞成军事改革的。”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身穿胡人的服装,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油,穿着胡服,都吓得了。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设想讲述一遍。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不习 惯,有的说不穿本民族的服装,岂不是丢脸么!有一个顽固派老臣,名叫赵成,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带头反对服装改革。他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守旧,十分顽固。他不但反 对,而且在家装病不上朝了。 赵武灵王知道要推行军事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拦,就亲自上门找赵成,对他反复地讲解改穿胡服骑射的好处。赵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趁热打铁,立即赏给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会上,文官武将一见老将赵成也穿起胡服来上朝了,都没有话说,只好改穿胡服了。 紧接着,赵武灵王又号令兵士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次年春,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队打败邻近的中山国,又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几个游牧族。到了实行胡服骑射后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赵国从此兴盛强大起来,可以对付当时的霸主国了。
成語造句
战国时期,赵国为了提升实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的胡服骑射举措使得赵国军队战斗力大增。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赵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当时赵国的军队主要以传统的车战和步兵为主,在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常常处于劣势。 赵国的君主赵武灵王是一位极具雄心和智慧的统治者。他仔细观察和思考后,发现游牧民族的服饰和骑射战术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身着窄袖短衣,行动起来十分便捷,而骑马射箭的技艺更是让他们在战场上灵活自如、威力强大。 赵武灵王深知,如果赵国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进行变革。于是,他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决定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他以身作则,首先换上了胡人的服装,并且开始学习骑射技艺。 然而,这一改革举措却遭到了许多大臣和贵族的强烈抵制。他们认为抛弃传统的服饰和作战方式是对祖宗的不敬,会让赵国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尊严。但赵武灵王并没有被这些反对声音所吓倒,他引用历史上许多国家因改革而强大的例子,耐心地向大臣们解释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霸主,都是因为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和改革,才成就了一番霸业。如今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果不进行变革,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赵武灵王的坚持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支持“胡服骑射”的改革。赵国的军队逐渐换上了胡人的服装,开始刻苦训练骑射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在与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屡屡获胜,不仅收复了许多失地,还扩大了赵国的疆域。赵国的强大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关注和忌惮,赵武灵王也因此成为了战国时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君主。 “胡服骑射”的改革不仅改变了赵国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创新的力量,为后来的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方法。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足并不断前进。正如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一样,只有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才能迎来新的辉煌。
邯郸学步
成語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語解釋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典故出處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成語典故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成語造句
他总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结果到最后弄得自己像邯郸学步一样,连原本的风格都丢失了。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燕国的年轻人。他一直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有些不满,总觉得自己缺少些什么。 有一天,他听到人们谈论起赵国的邯郸,说那里是一个繁华热闹且充满魅力的地方,人们的举止和步态都非常优雅。这个年轻人心中便涌起了强烈的向往,他决定前往邯郸,去学习那里人们的举止,让自己也变得与众不同。 当他来到邯郸后,立刻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大街上人们来来往往,他们的步伐轻盈而自信,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年轻人开始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人,模仿他们的走路姿势。 一开始,他觉得非常新鲜有趣,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步伐和姿态。可是,他渐渐发现,要真正掌握这些优雅的步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一会儿模仿这个人的步伐,一会儿又觉得那个人的姿势更好,结果弄得自己晕头转向,连原本自己正常的走路方式都忘记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年轻人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优雅步态,反而连自己怎么走路都不会了。他只能狼狈地爬着回到燕国。 回到家乡后,人们看到他这副模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年轻人原本是想通过学习他人来提升自己,却因为盲目地模仿而失去了自我。 正如《汉书·叙传上》中所说:“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进步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人,而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在借鉴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否则,就如同这个燕国的年轻人一样,最终落得个可笑又可悲的下场。我们要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本质和特色,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邯郸学步-成語圖片
其他成語分類
关于嫪毐的38个成语
形容伤心的43个成语
关于四个大的79个成语
原指黄河河道有九个重大的弯,现在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的34个成语
aabb的52个成语
包含竹的41个成语
形容流离的7个成语
形容治愈的46个成语
形容岁月流逝的44个成语
关于中年妇女赞美的33个成语
更多成語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