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成語拼音
-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成語解釋
-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典故出處
- 《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成語典故
- 北齊時期,學識淵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爲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別人的錢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過兗州。老朋友兗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當地生產的白色絲綢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員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環境中,我們要做到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成語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張生的年輕人,他爲人正直,心地善良。
一天,張生路過一片瓜田,此時天氣炎熱,他走得滿頭大汗。看到瓜田裏那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他心中閃過一絲念頭,要是能摘個西瓜解解渴該多好啊。但他立刻想起了那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古訓,深知在瓜田這樣的地方,哪怕是一些小小的舉動也可能引起誤會。於是,他只是加快腳步,儘快走過了這片瓜田。
又有一次,張生來到了一片李樹林下。當時風正吹過,把他的帽子吹歪了。他本能地想要擡手去整理帽子,但手剛伸到一半,他又想起了那句古訓,便硬生生地把手收了回來。他擔心在李樹下整理帽子會被人誤以爲他在偷摘李子。
張生一直秉持着這樣的原則爲人處世,從不在容易引起誤會的地方做出不當的行爲。
有一日,村子裏發生了一起盜竊案,一些貴重物品被盜走了。人們四處尋找線索,卻一無所獲。這時,有人突然想起張生曾經路過案發地點,便開始懷疑起他來。儘管張生極力解釋,說自己只是路過,什麼都沒做,但還是有一些人不相信他。然而,村長卻站出來說話了,他說:“張生平日裏的爲人大家都清楚,他一直遵循着‘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道理,絕不會做出這種雞鳴狗盜之事。我們不能僅憑他路過就胡亂懷疑。”在村長的力挺下,張生最終擺脫了嫌疑。
這件事讓張生更加堅信,堅守正確的行爲準則是多麼重要。他也用自己的經歷告誡身邊的人,要時刻牢記那些古老的智慧,不要因爲一時的疏忽或不當行爲而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張生一樣,學會尊重他人的感受,避免在可能引起誤會的場合做出不合適的舉動,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
正如古人所言:“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不僅是一種道德規範,更是一種爲人處世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銘記和踐行。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