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屋蔀家
成語拼音
- fēng wū zhī jiā
豐屋蔀家成語解釋
- 比喻深自隱藏,不肯出仕。也比喻高官顯宦豪富豐足。
典故出處
- 《易·豐》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兇。”王弼注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雖窺其戶,闃其無人,棄其所處,而自深藏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本出身富貴,卻因肆意揮霍,最終落得個豐屋蔀家的下場。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曾有一位富有的貴族,名叫端木。
端木家世代爲官,積累了鉅額的財富,其府邸豪華壯麗,可稱得上是“豐屋”。端木仗着家族的權勢和財富,在國內橫行霸道,欺壓百姓。
有一年,衛國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困苦不堪,流離失所。然而,端木卻對此毫不關心,依然過着奢靡的生活。他在家中大肆宴請賓客,縱情享樂,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
百姓們對端木的行爲極爲不滿,紛紛譴責他的自私和無情。一些有識之士站出來,呼籲端木拿出一些糧食和財物來救濟災民,但端木卻充耳不聞,甚至還派人驅趕這些勸諫的人。
隨着旱災的持續,衛國的局勢越來越危急,社會動盪不安。端木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奢華生活中,不知收斂。
終於,百姓們忍無可忍,他們聯合起來,發動了起義。起義軍迅速攻佔了端木的府邸,將他家中的財物洗劫一空。端木見大勢已去,只得帶着家人倉皇出逃。
而衛國的其他貴族們,看到端木的下場,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們意識到,不能只顧及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百姓的福祉。從此,衛國的貴族們開始關注民生,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即使擁有再豐厚的財富和豪華的房屋,如果不能心懷天下,只顧自己的享樂,最終也會走向衰敗。就如同端木家一樣,雖有“豐屋”,卻因自私和無情而導致“蔀家”的結局。我們應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關注社會的整體發展和他人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長久的繁榮和穩定。
豐屋蔀家-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