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法受誅

成語拼音

fú fǎ shòu zhū

伏法受誅成語解釋

伏法由於違法而受處死刑;誅殺死。犯法被殺。

典故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爲非作歹多年,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落得個伏法受誅的下場。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一位權傾朝野的大臣名叫王坤。他依仗着自己的權勢,肆意妄爲,貪污受賄,欺壓百姓,弄得民不聊生。 王坤在朝堂上排除異己,結黨營私,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許多忠臣良將都對他的所作所爲深感不滿,但因懼怕他的權勢而敢怒不敢言。 然而,有一位年輕的官員名叫李明,他剛正不阿,心懷正義。他目睹了王坤的種種惡行,決心要將其繩之以法。李明開始暗中收集王坤犯罪的證據,歷經艱難險阻,終於掌握了確鑿的證據。 他毅然決然地將證據呈遞給了皇帝。皇帝得知王坤的所作所爲後,龍顏大怒,立刻下令將王坤捉拿審問。經過一番審訊,王坤的罪行一一敗露。 最終,王坤被判定有罪,依法伏法受誅。百姓們聽聞這個消息後,無不拍手稱快,歡呼雀躍。他們紛紛稱讚李明的勇敢和正義,國家也因爲除掉了這個大奸臣而逐漸恢復了生機和秩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惡勢力多麼強大,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就如同歷史上許多奸臣最終都落得個伏法受誅的下場,他們的惡行終究會被揭露,受到應有的懲罰。正如《荀子·哀公》中所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一個人的行爲違背了道德和法律,損害了人民的利益,那麼他必然會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而那些秉持正義、敢於挺身而出的人,將會被人們銘記和敬仰。

伏法受誅-成語圖片

伏法受誅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