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首貼耳
成語拼音
- fú shǒu tiē ěr
伏首貼耳成語解釋
- 畏縮恐懼的樣子。
典故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萬石不言,惟伏首貼耳而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那個威嚴的領導面前,表現得完全不像平時那般自信,竟伏首貼耳,唯命是從。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國王統治着廣袤的土地。這位國王性格強勢,他渴望絕對的權力和控制。
在他的朝堂之上,有許多大臣。其中有一位名叫李義的大臣,他爲人正直,心懷國家和人民。然而,國王卻並不喜歡李義的直言不諱,他更希望大臣們對他伏首貼耳,無條件地服從他的一切命令。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王的專橫越發明顯。他頻繁地頒佈一些不合理的法令,導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李義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多次在朝堂上直言進諫,希望國王能夠改變政策,以民爲本。
但是,國王卻對李義的諫言充耳不聞,反而認爲李義是在挑戰他的權威。其他大臣們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榮華富貴,紛紛對國王伏首貼耳,不敢有絲毫違背。他們甚至還在國王面前詆譭李義,說他心懷不軌。
李義陷入了困境,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他依然堅持着爲百姓發聲,儘管他知道這樣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險。
有一次,國王又頒佈了一條極爲苛刻的稅收法令,這幾乎要將百姓逼上絕路。李義再也無法忍受,他再次在朝堂上強烈反對。這一次,國王徹底憤怒了,他決定嚴懲李義。
李義被打入了大牢,遭受了殘酷的折磨。但他始終沒有屈服,依然堅信自己的行爲是正確的。而那些曾經對國王伏首貼耳的大臣們,卻在一旁冷眼旁觀,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爲李義說話。
最終,國家因爲國王的暴政而陷入了混亂,百姓紛紛起義反抗。國王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已經爲時太晚。而李義的名字,卻被百姓們銘記在心,成爲了正義和勇敢的象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味地伏首貼耳、盲目服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選擇。在面對不公正和錯誤時,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堅持真理,而不是爲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正如歷史上那些敢於直言進諫的忠臣們,他們雖然可能會遭遇困境,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
伏首貼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