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收勒索

成語拼音

fú shōu lè suǒ

浮收勒索成語解釋

用強迫手段額外徵收。同浮收勒折”。

典故出處

《清史稿·高宗紀四》辛酉,以圖思德劾蘇墧浮收勒索,命袁守侗等嚴鞫之。”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一些官員仗着手中的權力,肆意妄爲,對百姓浮收勒索,搞得民不聊生。

成語故事

在清朝末年,有一個名叫李三的官員被派往一個小縣城任職。 李三到任後,發現這個縣城雖然不大,但商業還算繁榮。然而,他卻心生貪念,想要利用自己的職權撈取更多的錢財。 他開始巧立各種名目,對百姓和商戶進行所謂的“徵稅”。他提高了各種賦稅的額度,並且還額外加收一些莫名其妙的費用。百姓們苦不堪言,但又敢怒不敢言。 李三不僅在稅收上做手腳,還時常以各種理由對商戶進行罰款和勒索。如果有商戶膽敢反抗或者提出質疑,他就會找各種藉口給他們安上罪名,甚至將他們投入監獄。 一時間,縣城裏人心惶惶,商業也逐漸蕭條。許多百姓和商戶紛紛逃離這個地方,去尋找更安穩的生活之所。 然而,李三卻不以爲意,他繼續肆無忌憚地進行着他的浮收勒索行爲。 當地有一位老秀才,看到這種情況後,決定挺身而出。他收集了李三的種種惡行證據,寫了一封詳細的告狀信,偷偷地送往上級官府。 上級官府收到告狀信後,十分重視,立即派遣專人前來調查。經過一番深入的調查覈實,李三的所作所爲終於被揭露出來。 最終,李三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被革職查辦。而這個小縣城也在新的官員治理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浮收勒索這種行爲,嚴重損害了百姓的利益,破壞了社會的穩定和公平。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它們都提醒着我們,爲官者應當清正廉潔,以民爲本,切不可爲了一己私利而做出傷害百姓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支持,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浮收勒索-成語圖片

浮收勒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