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戢耳

成語拼音

fǔ shǒu jí ěr

俯首戢耳成語解釋

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同俯首帖耳”。

典故出處

孫中山《大總統告陸海軍士文》我軍人俯首戢耳以聽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餘年。”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面對權威時,一改往日的張揚,竟變得俯首戢耳。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新登基的君主。這位君主年輕氣盛,一心想要展現自己的權威和能力。 起初,他採取了一系列強硬的措施來治理國家,對於那些稍有違抗或者提出不同意見的人,他都會嚴懲不貸。一時間,整個國度都籠罩在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之中。 朝中的大臣們雖然心中有所不滿,但大多數都選擇了沉默,他們害怕遭到君主的責罰。然而,有一位老臣,他一向以直言敢諫而聞名。看着國家的現狀,他憂心忡忡。 一日朝堂之上,老臣鼓起勇氣站出來對君主進言:“陛下,如今國家看似平靜,實則人心惶惶。您這樣一味地強硬,只會讓臣民們對您俯首戢耳,表面順從,內心卻充滿了恐懼和不滿。長此以往,國家必將陷入危機啊!”君主聽後十分不悅,他怒斥老臣竟敢質疑他的治國之道。 但老臣並沒有退縮,他引經據典道:“昔日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向箕子請教治國之道,箕子便提出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的觀點。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靠的不是讓臣民恐懼,而是要讓他們心悅誠服啊。”君主聽後陷入了沉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君主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意識到老臣的話不無道理。於是,他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治國策略,開始傾聽臣民的聲音,採取更加溫和、合理的方式來治理國家。慢慢地,臣民們不再只是對君主俯首戢耳,而是真正從內心擁護他。國家也因此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單純依靠權威和強制手段也許能在短期內獲得表面的順從,但真正長久的穩定和發展需要的是理解、尊重和包容,讓人們從心底願意追隨和支持,而不是僅僅因爲恐懼而低頭順耳。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一個真正強大而和諧的國家。

俯首戢耳-成語圖片

俯首戢耳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