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諸東流

成語拼音

fù zhū dōng liú

付諸東流成語解釋

付交給;諸之於。扔在東流的水裏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着流水沖走了一樣。

典故出處

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

成語典故

惜丙寅清水潭決,稿本付諸東流,故錄其梗概於此。★清·黃鈞宰《金壺七墨·鴛鴦印傳奇始末》

成語造句

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因爲一次意外的失誤,全部付諸東流,這讓人實在難以接受。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叫雲國。雲國的國王是一位很有抱負的君主,他一心想要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和繁榮。 國王有一位得力的大臣叫李明,他足智多謀,爲國家出謀劃策,立下了不少功勞。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奸臣開始嫉妒李明的才能和地位,他們不斷地在國王面前進讒言,詆譭李明。 國王漸漸地對李明產生了懷疑,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他。李明感到非常委屈和無奈,但他依然堅守着自己的職責,盡心盡力地爲國家做事。 有一次,雲國面臨着一場嚴重的危機。鄰國的軍隊突然入侵,來勢洶洶。國王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那些奸臣們趁機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建議,導致局面越來越糟糕。李明心急如焚,他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戰略,但國王卻猶豫不決,沒有采納。 最終,雲國的軍隊在戰場上遭遇了慘敗,大片的領土被侵佔,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李明看着自己多年來爲國家付出的努力就這樣付諸東流,心中充滿了悲痛和絕望。 他深知,自己無法再改變國王的心意,也無法挽回國家的敗局。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王宮,隱居到了山林之中。 在山林裏,李明常常回憶起自己曾經爲國家奮鬥的歲月,感慨萬千。他明白了,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僅僅取決於君主和大臣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清明的政治環境和相互信任的氛圍。 而云國的國王,在失去了李明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此時已經太晚了,國家的局勢已經無法挽回。他只能在悔恨中度過餘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可能會因爲一些外在的因素而化爲烏有,就像付諸東流一樣。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地完善自己,努力去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保持信任和理解,不要讓那些寶貴的東西輕易地從我們手中溜走。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類似的例子,許多王朝的興衰都與君主的決策、大臣的忠誠以及內部的團結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應該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讓我們的努力和付出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而不是付諸東流。

付諸東流-成語圖片

付諸東流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