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掛齒
成語拼音
- hé zú guà chǐ
何足掛齒成語解釋
- 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哪裏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典故出處
- 《漢書·叔孫通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
成語典故
-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舉旗造反,四方響應。秦二世慌忙召集博士與儒生議論軍情。儒生認爲應該發兵討伐。叔孫通看出秦二世膽怯,明白他對儒生的話很反感,就說當前四方太平,那幾個反叛的兵卒只是區區小事,何必把他們放在嘴上呢?。
成語造句
- 幫助別人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這實在是何足掛齒。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子車的人,他才華出衆,爲人謙遜。
在當時的諸侯國中,齊國國力強盛。有一次,齊國與鄰國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衝突,齊國國君決定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出征。子車得知這個消息後,主動請求加入軍隊,爲國效力。在戰場上,子車英勇無畏,衝鋒陷陣,憑藉着自己的智謀和勇氣,爲齊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戰爭結束後,齊國國君論功行賞,對子車給予了極高的讚譽和豐厚的賞賜。然而,子車卻表現得非常淡然,他對齊國國君說:“爲國家效力,本就是臣子的分內之事,我所做的這些實在是微不足道,何足掛齒。”
齊國國君聽了子車的話,對子車的品德更是欽佩不已。子車繼續在朝中爲官,他始終保持着謙遜的態度,不居功自傲,盡心盡力地爲國家和百姓做事。
後來,子車的事蹟在齊國廣泛流傳,人們都對子車的高尚品德和謙遜精神讚歎不已。大家都以子車爲榜樣,努力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子車這樣謙遜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孔子的弟子顏回,他雖然生活貧困,卻一心向學,安貧樂道,從不炫耀自己的才華和品德。他們的行爲和精神,成爲了後人學習的典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子車這種“何足掛齒”的精神。當我們取得一些成績時,不要驕傲自滿,而應該保持謙遜的態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繼續努力前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我們也應該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他人的成就,不嫉妒、不攀比,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
總之,“何足掛齒”所體現的謙遜精神,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它不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義,在當今社會同樣值得我們去弘揚和踐行。讓我們以子車等先賢爲榜樣,將謙遜的品質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爲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爲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何足掛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