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納

成語拼音

gē gē bù nà

格格不納成語解釋

指難以接受。

典故出處

清·昭槤《嘯亭雜錄·詩文澀體》其《新唐書》好用僻字澀句,以矜其博,使人讀之,胸臆間格格不納,殊不爽朗。”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的行事風格獨特,提出的許多想法在這個傳統的團隊裏格格不納。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君主非常固執己見。 這位君主身邊有一位忠誠而有智慧的大臣叫李明。國家面臨着諸多問題,李明常常向君主進言,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和改革措施。然而,君主卻總是對李明的話格格不入,不願意接納他的想法。 有一次,國家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農田乾裂,百姓生活困苦。李明建議君主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旱災,比如興修水利、合理分配水資源等。但君主卻認爲這是上天的旨意,不可違背,拒絕了李明的建議。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動盪不安。李明心急如焚,再次向君主進言,希望他能夠改變政策,重視民生。然而,君主依然對他的話置之不理,甚至開始厭惡李明,覺得他總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李明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引經據典,列舉歷史上那些善於納諫的君主如何成就大業,希望能打動君主。他說:“昔日齊威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使得齊國國力強盛;唐太宗李世民善於聽取魏徵等人的建議,纔有了貞觀之治。陛下,若您能廣納臣言,國家必能走向繁榮昌盛。” 可是君主卻不爲所動,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對李明的進言格格不納。最終,國家陷入了混亂,百姓紛紛起義,君主的統治也岌岌可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爲領導者,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傾聽不同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否則就可能像故事中的君主一樣,因爲對合理建議格格不納而導致嚴重的後果。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不要一味地排斥不同的觀點,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走向成功。

格格不納-成語圖片

格格不納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