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諸同好

成語拼音

gōng zhū tóng hào

公諸同好成語解釋

公公開;諸之於;同好愛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

典故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

成語典故

雖經同人研究再三,餘心猶耿耿,未敢公諸同好。★清·胡鳳丹《〈龍川文集〉辨僞考異跋》

成語造句

他在收藏圈小有名氣,每當得到珍稀藏品,總會與圈內好友分享,公諸同好。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華的文人。李華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自幼便對各種學問有着濃厚的興趣。 李華十分熱愛收藏,尤其是珍貴的書籍和字畫。經過多年的積累,他的藏品已經頗具規模。然而,李華並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並不願意將這些珍貴的藏品獨自佔有。 有一天,李華決定舉辦一個聚會,邀請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前來。在聚會上,李華慷慨地將自己多年來收藏的書籍和字畫展示出來,與大家一同欣賞、探討。朋友們對李華的舉動十分感動,他們紛紛稱讚李華的慷慨和無私。 其中一位朋友感慨地說:“李華兄,你如此大方地將這些珍貴之物與我們分享,真是令人欽佩啊!”李華微笑着回答道:“這些藏品於我而言,能夠與同好之人一同欣賞,才更能體現它們的價值。我不願獨自藏之,而是希望公諸同好,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其中的美妙。” 就這樣,李華的行爲在當地文人圈子裏傳爲美談。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善舉,紛紛前來與他交流。而李華也通過與這些人的交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見解。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人有着公諸同好的精神。比如孔子,他廣收門徒,將自己的學說和思想傳授給弟子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受益。這種無私分享的精神,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公諸同好不僅僅是一種行爲,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它體現了人們對於知識、文化和美好事物的尊重與熱愛,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願望。在一個社會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公諸同好的精神,那麼這個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李華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成爲了人們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公諸同好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讓人們明白,真正的財富不是獨自佔有,而是與他人分享,共同創造更豐富、更美好的世界。

公諸同好-成語圖片

公諸同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