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默守靜
成語拼音
- gōng mò shǒu jìng
恭默守靜成語解釋
-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講話,保持肅靜。
典故出處
-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又自以歸付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這喧囂的世界中,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做到恭默守靜,專心思考人生的真諦。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爲安國。這個國家的國王是一位智慧且謙遜的君主,他深知治理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權力和威嚴,更需要傾聽和思考。
這位國王名叫睿淵,他一直秉持着一種恭默守靜的態度來面對國家的事務。在朝堂上,當大臣們激烈地爭論各種政策時,睿淵總是靜靜地傾聽着每一個人的觀點,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他明白,只有先充分了解各方的想法,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有一次,安國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抉擇。周邊的一個國家提出了一項貿易協議,這項協議看似對安國十分有利,但其中也隱藏着一些不爲人知的風險。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極力主張接受協議,認爲這是安國發展的大好機會;另一派則擔心其中的隱患,堅決反對。
睿淵沒有立刻表態,他選擇恭默守靜。他深入研究了協議的各項條款,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派遣使者去周邊國家打聽相關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保持着冷靜和沉默,不被外界的喧囂所幹擾。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思考,睿淵終於對這個協議有了清晰的認識。他發現其中的一些條款確實可能會對安國的未來造成威脅。於是,在朝堂上,他緩緩地開口,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大臣們聽後,恍然大悟,紛紛贊同國王的決策,最終安國拒絕了這項看似誘人實則暗藏危機的協議。
睿淵的恭默守靜不僅體現在國家大事上,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如此。他經常深入民間,傾聽百姓的心聲,瞭解他們的疾苦。他不會輕易地許下承諾,但一旦做出承諾,就一定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
在睿淵的治理下,安國越來越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國家的實力也日益增強。周邊的國家對安國充滿了敬佩和尊重,紛紛效仿睿淵的治理方式。
睿淵的故事被後世傳頌不衰,他的恭默守靜成爲了一種寶貴的品質。人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在面對複雜的情況時,不要急於行動,而是要保持冷靜和沉默,用心去傾聽和思考,這樣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正如古人所云:“寧靜以致遠。”睿淵用他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他的智慧和品德也成爲了後人學習的楷模。
時光流轉,儘管歲月更迭,但睿淵的故事始終激勵着人們,讓他們明白恭默守靜的力量,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從容。
恭默守靜-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