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樹蚍蜉

成語拼音

hàn shù bí fú

撼樹蚍蜉成語解釋

撼:搖動。蚍蜉:大螞蟻。想把大樹搖動的大螞蟻。比喻自不量力者。

典故出處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去世不久,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譭,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羣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成語造句

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卻妄圖去挑戰強大的對手,那無異於撼樹蚍蜉,最終只會以失敗收場。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國家,國家雖小,但其國王卻有着極大的野心。他妄圖憑藉自己國家那並不強大的力量去征服周邊的強大國家,以擴張自己的領土和勢力。 這位國王整日沉浸在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完全不顧及自己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巨大差距。他不斷地向大臣們鼓吹自己的宏偉計劃,要求他們積極籌備戰爭事宜。 然而,朝中的一些有識之士深知這樣做的荒謬。其中一位老臣站出來,苦苦勸諫國王,他說:“陛下,我們的力量與其他國家相比,猶如蚍蜉與大樹,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去挑戰他們,無異於以卵擊石啊。”但國王根本聽不進去,他固執地認爲自己可以創造奇蹟。 戰爭最終還是爆發了,這個小國家的軍隊在強大的敵軍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他們的進攻就像是蚍蜉撼樹,絲毫不能撼動對方的根基,反而自己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士兵們傷亡慘重,國家陷入了危機之中。 此時,國王才如夢初醒,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魯莽和愚蠢。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國家的命運已經因爲他的狂妄自大而陷入了絕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應該有自知之明,要認清現實,不能盲目自信,妄圖去做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就像那試圖撼動大樹的蚍蜉,最終只會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我們應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客觀地評估自己的實力,選擇合適的應對策略,而不是像故事中的國王那樣,成爲不自量力的典型。

撼樹蚍蜉-成語圖片

撼樹蚍蜉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