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隅反三
成語拼音
- guān yú fǎn sān
觀隅反三成語解釋
- 猶言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典故出處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序》進無方一知二之機,退無觀隅反三之慧。”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滿足於掌握一種解題方法,而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做到觀隅反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解題能力。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張華。張華自幼聰慧好學,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和追求。
有一次,張華偶然間看到一羣人在爭論一個複雜的問題,他在一旁靜靜聆聽,仔細觀察着每個人的觀點和論據。當爭論結束後,張華並沒有馬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默默地思考着。
回到家中,張華開始反覆回味那場爭論,他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每個人的觀點,並且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深入思考。經過一番思索,張華不僅理解了爭論的核心問題,還從中領悟到了許多其他相關的道理。
之後的日子裏,張華更加註重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無論是遇到一件小事,還是聽聞一個典故,他都不會輕易放過,總是認真琢磨其中的深意。有一天,張華所在的村莊發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村民們都感到十分困惑和無助。然而,張華卻通過對以往類似情況的回憶和分析,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的智慧和才能讓村民們對他刮目相看。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華的見識和能力不斷提升。他能夠從一個看似普通的現象中看到深層次的本質,從一個孤立的事件中聯想到諸多相關的情況。就如同他能通過觀察一個角落,便能舉一反三地推演出其他方面的情況和道理。
張華憑藉着自己的這種能力,在學業和事業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名聲也漸漸傳開,成爲了衆人敬仰的智者。人們紛紛前來向他請教問題,而張華總是耐心地傾聽,然後運用自己觀隅反三的能力,給予他們最恰當的建議和指導。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張華這樣能夠觀隅反三的人並不多見。正如《論語》中所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強調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重要性。張華正是因爲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夠在面對各種複雜情況時從容應對,展現出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觀隅反三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它讓我們能夠從有限的經驗和知識中挖掘出更多的價值,開拓我們的視野和思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應該努力培養這種能力,善於從細微之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立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觀隅反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