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而能改

成語拼音

guò ér néng gǎi

過而能改成語解釋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典故出處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犯錯之後,深刻反思,最終做到了過而能改,重新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其性格頗爲複雜。 衛靈公執政初期,衛國在他的治理下也有過一段較爲安穩的時期。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衛靈公開始逐漸顯露出一些缺點和錯誤。他有時會聽信讒言,對一些忠臣產生懷疑和誤解;在處理國事上也偶爾會出現偏頗和失誤。 衛國的一位大臣名叫史魚,他是一個正直且有遠見的人。史魚看到衛靈公的這些問題,心中十分擔憂。他多次直言進諫,希望衛靈公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可是,衛靈公一開始並沒有將史魚的話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 但是史魚並沒有放棄,他堅信衛靈公是一個有能力自省和改正的人。於是,他更加頻繁地向衛靈公進言,詳細地指出衛國所面臨的問題以及衛靈公自身的不足之處。 終於,衛靈公在史魚的不懈努力下,開始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可能會給衛國帶來嚴重的後果。於是,衛靈公下定決心要改正自己的錯誤。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決策,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不再輕易被讒言所左右。對於之前自己錯怪的大臣,他也主動道歉並加以安撫。 在衛靈公的努力下,衛國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國家又重新走上了正軌。衛靈公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正如《左傳》中所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衛靈公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這種勇於面對和修正錯誤的精神,使得衛國避免了許多潛在的危機,也讓他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值得肯定的一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一國之君還是普通百姓,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難免會犯錯,但只要我們有勇氣和決心去改正錯誤,我們依然能夠不斷進步,成就更好的自己。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接受他人的批評和建議,從中汲取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完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地修正和完善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過而能改-成語圖片

過而能改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