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納污
成語拼音
- hán gòu nà wū
含垢納污成語解釋
- 垢恥辱;污污衊。容忍恥辱和污衊。指氣度大,能包容一切。
典故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的心胸十分寬廣,在面對他人的誤解和指責時,始終能夠做到含垢納污,以平和的心態化解矛盾。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楚莊王熊旅即位不久,楚國國力還不算強盛。當時,楚國的令尹鬥越椒野心勃勃,他依仗着自己家族的勢力,飛揚跋扈,不把楚莊王放在眼裏。
鬥越椒不僅在朝堂上專橫跋扈,還經常欺壓百姓,弄得民怨沸騰。許多大臣都對他的行爲感到不滿,但由於他勢力強大,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楚莊王對鬥越椒的行爲也早有耳聞,但他深知此時還不是和鬥越椒正面衝突的時候。他選擇了忍耐,默默地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在這期間,鬥越椒愈發肆無忌憚,他的行爲越發過分。然而,楚莊王依然保持着冷靜和剋制,他如同大海一般,包容着鬥越椒的種種惡行。
大臣們看到楚莊王一直容忍鬥越椒,心中都十分着急,紛紛勸諫楚莊王採取行動。但楚莊王總是微笑着說:“時機未到,我們需要等待。”
就這樣,楚莊王一直含垢納污,默默地承受着鬥越椒帶來的壓力和屈辱。終於,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楚莊王覺得時機成熟了。他開始逐步削弱鬥越椒的勢力,同時加強自己的統治。
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楚莊王親自率領大軍與鬥越椒展開了決戰。經過激烈的戰鬥,楚莊王最終戰勝了鬥越椒,徹底剷除了這個心腹大患。
從此,楚國在楚莊王的治理下日益強大,成爲了春秋時期的強國之一。楚莊王的含垢納污,展現了他的隱忍和智慧,也爲楚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學會含垢納污,不被一時的困境所左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時機成熟時,一舉成功,實現自己的目標。正如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楚莊王的經歷正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含垢納污-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