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眈眈

成語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虎視眈眈成語解釋

眈眈注視的樣子。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着。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典故出處

《周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成語典故

你看這裏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虎視眈眈,背地裏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回

成語造句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對手們對這塊巨大的利益蛋糕虎視眈眈。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爲了爭奪霸權,常常相互征戰。當時有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叫晉國,晉國的國君晉厲公野心勃勃,一直妄圖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晉國的旁邊,有一個相對弱小的鄭國。鄭國時常面臨着晉國的威脅,整日提心吊膽。晉厲公對鄭國虎視眈眈,時刻都在尋找機會攻打鄭國。 有一次,鄭國國內發生了一些動盪,晉厲公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決定派遣大軍攻打鄭國。鄭國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驚慌,他們知道以自己的實力很難抵擋晉國的進攻。 鄭國君臣緊急商議對策,有人建議向其他諸侯國求救。於是,鄭國派出使者向楚國求救。楚國的國君接到鄭國的求救信後,深知如果鄭國被晉國吞併,那麼楚國也將面臨巨大的威脅。 楚國決定出兵援助鄭國,楚國的軍隊迅速開赴鄭國。晉厲公得知楚國出兵後,並沒有退縮,他依然堅信自己的軍隊能夠戰勝鄭國和楚國的聯軍。 雙方的軍隊在鄭國的邊境相遇,大戰一觸即發。戰場上,晉厲公看着對面的鄭國和楚國聯軍,眼中透露出貪婪和渴望,就如同一隻餓虎盯着自己的獵物,虎視眈眈。 戰鬥開始了,雙方士兵奮勇廝殺。晉國的軍隊一開始憑藉着強大的實力佔據了上風,但是楚國軍隊也不甘示弱,頑強抵抗。在激烈的戰鬥中,晉厲公漸漸發現局勢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容易掌控。 經過一番苦戰,雙方都損失慘重。最終,晉厲公不得不下令撤軍。這場戰爭雖然沒有讓晉國達到吞併鄭國的目的,但也讓鄭國和楚國感受到了晉國的威脅依然存在。 此後,鄭國更加小心翼翼地維持着與各諸侯國的關係,努力增強自己的實力,以應對晉國那虎視眈眈的目光。而晉厲公也沒有放棄他的野心,繼續尋找着下一次進攻鄭國的機會。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各國之間的紛爭與較量也從未停止,但這段關於虎視眈眈的故事卻被後人銘記,成爲了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虎視眈眈-成語圖片

虎視眈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