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敵附遠
成語拼音
- huái dí fù yuǎn
懷敵附遠成語解釋
- 懷來,使親近。對敵人採取懷柔政策,使遠方之人來歸附。
典故出處
- 漢·賈誼《論積貯疏》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古代的一些明君,深知治國之道在於施行仁政,如此才能懷敵附遠,使四方歸附。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雖不算強大,但也有着自己的一段歷史。
當時,衛國的國君是衛文公。他是一位有遠見且心懷壯志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衛國努力發展,試圖在諸侯林立的時代站穩腳跟。
衛文公深知,要想讓衛國強大起來,不能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還需要採取一些策略來團結其他勢力。於是,他想到了“懷敵附遠”這個策略。
有一次,衛國與鄰國發生了一些摩擦和衝突。按照以往的做法,可能會直接兵戎相見,但衛文公卻沒有這樣做。他決定派遣使者前往鄰國,表達友好之意,並表示願意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使者帶着衛文公的誠意前往鄰國,經過一番努力,成功地化解了兩國之間的矛盾。
不僅如此,衛文公還積極與遠方的一些國家和部落建立聯繫。他通過贈送禮物、互相聯姻等方式,拉近了與他們的距離。在這個過程中,衛國展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和善意,讓那些遠方的勢力感受到了衛國的友好。
衛文公的這一系列舉措,讓衛國在周邊國家中的地位逐漸提升。其他國家也對衛國刮目相看,願意與衛國合作交流。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國在衛文公的帶領下日益繁榮昌盛。周邊的國家和部落也紛紛向衛國靠攏,衛國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歷史上,像衛文公這樣懂得運用“懷敵附遠”策略的君主並不少見。例如,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他通過尊王攘夷的策略,團結了衆多諸侯國,成爲了春秋五霸之首。他們都明白,在複雜的政治格局中,單純依靠武力是難以長久的,只有通過智慧和策略,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
衛文公的故事告訴我們,“懷敵附遠”不僅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智慧和胸懷。在面對敵人和遠方的勢力時,我們不能一味地採取敵對態度,而是要善於運用智慧和策略,化敵爲友,拉近與遠方勢力的距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立足,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壯大。
懷敵附遠-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