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湯不換藥

成語拼音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換湯不換藥成語解釋

煎藥的水換了,但是藥方卻沒有變。比喻名稱或形式雖然改變了,內容還是老一套。

典故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三回那郎中看了,依舊換湯不換藥的拿出兩個紙包來。”

成語典故

去了一個段派,復來了一個段派,仍然是換湯不換藥。★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十五回

成語造句

雖然表面上做了很多調整和改變,但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本質的問題依然存在。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安邑的小鎮。這個小鎮上有一家藥鋪,掌櫃的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先生,大家都稱呼他爲李掌櫃。 李掌櫃經營藥鋪多年,一直秉持着誠信爲本的原則,所以藥鋪的生意也算紅火。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掌櫃的兒子小李逐漸長大,開始參與到藥鋪的經營中來。 小李這個人很有商業頭腦,但也有些急功近利。他看到其他店鋪經常推出一些新的營銷手段來吸引顧客,便也動起了心思。於是,他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給一些舊的藥方換個新的名字,然後聲稱是新研發出來的特效藥。 一開始,這個辦法確實吸引了不少新顧客,藥鋪的生意也更加興隆了。但是時間一長,問題就出現了。一些老顧客發現,所謂的新特效藥其實效果和以前的藥沒什麼兩樣,只是換了個包裝和名字而已。 有一天,一位老顧客氣憤地找到李掌櫃,指責他們欺騙顧客。李掌櫃一開始還不太明白,經過詢問才知道是兒子的所作所爲。他立刻把兒子叫來,嚴厲地批評了他。 李掌櫃對小李說:“我們開藥鋪,治病救人是根本,豈能做這種換湯不換藥的事情來欺騙顧客。這樣下去,我們藥鋪的聲譽就毀了。”小李聽了父親的話,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慚愧地低下了頭。 從那以後,小李改正了自己的錯誤,不再搞那些華而不實的名堂。他們重新迴歸到依靠優質的藥材和精湛的醫術來經營藥鋪,慢慢地,藥鋪的聲譽又恢復了,生意也比以前更加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就像換湯不換藥一樣,看似有了改變,實則本質未變。只有真正用心去做,注重內在的品質和價值,才能贏得長久的成功和信任。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比如一些朝代的改革,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一些調整,而沒有觸及根本的制度問題,最終也未能實現真正的變革和發展。所以,我們要時刻謹記,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

換湯不換藥-成語圖片

換湯不換藥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