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卷幼婦
成語拼音
- huáng juàn yòu fù
黃卷幼婦成語解釋
- 絕妙”二字的隱語。
典故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黃絹,色絲也,於字爲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爲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古老的書齋中,學者沉浸於古籍的世界,努力探索着,終有一日能達到如同“黃卷幼婦”般的高深境界。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地方名叫上虞。那裏有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名叫曹娥。
曹娥的父親是一位巫祝,以主持祭祀等活動爲業。一天,她的父親在江邊舉行祭祀儀式時,不幸失足落水,被江水捲走,從此杳無音信。曹娥聽聞這個噩耗後,悲痛欲絕,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她日夜守在江邊,希望能找到父親的蹤跡。
時間一天天過去,曹娥始終沒有放棄尋找父親。她沿江一邊哭泣一邊呼喊,其情其景,令人動容。周圍的人們都被她的孝心所感動,紛紛前來勸慰她,但曹娥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找到父親。
就這樣,曹娥在江邊苦苦尋覓了十七個晝夜。到了第十八天,疲憊不堪的曹娥感到自己已經沒有了力氣,但她依然不願離去。此時,天空烏雲密佈,江水洶涌澎湃,彷彿在預示着什麼。曹娥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涌起一股堅定的信念,她決定如果找不到父親,就投身江中,與父親相聚。
於是,曹娥毅然決然地跳進了江中。江水瞬間將她淹沒,但她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就在這時,奇蹟發生了,江面上突然浮出了曹娥父親的屍體,而曹娥緊緊地抱住了父親。人們紛紛趕來,看到這一幕,無不淚流滿面。他們被曹娥的孝心和勇氣深深震撼,將她的事蹟傳頌開來。
後來,著名的文學家蔡邕路過上虞,聽聞了曹娥的故事。他爲曹娥的孝義所感動,便在江邊的一塊石碑上題下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衆人對這八個字感到十分困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直到有一天,一位聰明的學者看到這八個字後,經過一番思考,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祕。他解釋道:“黃絹,色絲也,於字爲‘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爲‘辭’。連起來就是‘絕妙好辭’。”衆人聽後,恍然大悟,對蔡邕的才華和智慧更是欽佩不已。
曹娥的故事和蔡邕的題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成爲了千古佳話。“黃卷幼婦”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不僅代表了曹娥的孝義,也體現了蔡邕的才華和智慧,更讓後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孝道和品德的重視與推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孝順父母、堅守道義的美德永遠都不會過時,它將激勵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黃卷幼婦-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