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泉之下
成語拼音
- huáng quán zhī xià
黃泉之下成語解釋
- 黃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於地下。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
典故出處
- 《左傳·隱公元年》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成語典故
- 在那不識不知的黃泉之下,好不逍遙快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成語造句
- 他一生正直善良,相信即便到了黃泉之下,也能問心無愧。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偏愛他的弟弟共叔段。在鄭莊公即位後,武姜不斷爲共叔段請求封地,並且暗中支持共叔段擴充勢力,妄圖讓共叔段取代鄭莊公。
鄭莊公對母親和弟弟的行爲一清二楚,但他一直隱忍不發。共叔段在武姜的支持下,越發肆無忌憚,甚至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謀反。
鄭莊公的大臣們紛紛勸諫他要早日採取行動,以免後患無窮。但鄭莊公卻淡定地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們且拭目以待。”
終於,共叔段發動了叛亂。鄭莊公迅速出兵平叛,共叔段的軍隊一觸即潰,他本人也被迫逃亡。
叛亂平定後,鄭莊公對母親武姜的所作所爲非常失望和憤怒,他發誓說:“不到黃泉,不再相見。”意思是他與母親從此恩斷義絕,除非到了黃泉之下,否則絕不會再見面。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鄭莊公開始後悔自己的誓言。他思念母親,但又礙於誓言無法相見。
這時,有一位大臣出了一個主意。他建議鄭莊公挖一條地道,一直挖到有泉水涌出,然後在地道中與母親相見。這樣既沒有違背誓言,又能實現與母親團聚。
鄭莊公採納了這個建議,開始挖掘地道。當地道挖成,泉水涌出時,鄭莊公走進地道,與母親武姜在地道中相見。母子兩人相擁而泣,多年的恩怨情仇在這一刻似乎都化爲烏有。
鄭莊公與武姜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人性的複雜和情感的力量。“黃泉之下”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原本是指人死後所去的地方,後來也常用來表示深深的地下或極深遠的地方。在這個故事中,它成爲了鄭莊公與母親和解的一個契機,也讓我們看到了即使在激烈的衝突和矛盾之後,親情依然有着強大的力量,能夠讓人們放下過去的恩怨,重新走到一起。
黃泉之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