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面弔喪

成語拼音

jiè miàn diào sāng

借面弔喪成語解釋

意謂虛有其表。

典故出處

《後漢書·彌衡傳》載:漢末彌衡恃才傲物,別人問他對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認爲荀彧雖儀容堂堂,但實則徒有虛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弔喪。”

成語典故

東漢末期,文人禰衡恃才傲物,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一次有人問他對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認爲荀彧雖儀容堂堂,但實則徒有虛表,就直言不諱地答道:“文若,可借面弔喪。”。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做事總是別有用心,比如那次去借面弔喪,其實是另有企圖。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李四的人。李四家境貧寒,但他卻十分愛慕虛榮,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顯得與衆不同。 有一天,小鎮上的一位富紳去世了。這位富紳生前在鎮上交遊廣闊,頗有名望,他的葬禮自然也辦得十分隆重。李四聽聞此事後,心中忽然冒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他覺得這是一個讓自己出風頭的好機會。 於是,李四四處打聽富紳的親朋好友,得知有一位遠房親戚與富紳關係密切。李四便找到這位親戚,編造了一個謊言,說自己與富紳是莫逆之交,如今富紳離世,他悲痛萬分,想要借一套喪服去弔唁,以表哀思。這位親戚不疑有他,便將喪服借給了李四。 李四穿着喪服,大搖大擺地來到了富紳的葬禮上。他在葬禮上故作悲傷,痛哭流涕,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人們紛紛對他的“深情厚誼”表示讚賞,李四心中暗自得意。 然而,李四的行爲卻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有一位老人看出了李四的虛僞,他暗中調查了李四與富紳的關係,發現他們根本沒有什麼交情。老人將此事告訴了富紳的家人,富紳的家人十分氣憤,覺得李四是在利用葬禮來沽名釣譽。 葬禮結束後,富紳的家人找到了李四,當面質問他爲何要借面弔喪。李四羞愧難當,無言以對。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可笑和可恥,最終灰溜溜地離開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愛慕虛榮的人的醜態。借面弔喪這個成語,也正是用來形容那些故作姿態、利用他人或事物來擡高自己的人。在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在一些政治鬥爭中,有些人會故意裝作忠誠正義,實則是爲了自己的私利。他們利用各種手段來獲取權力和聲譽,卻不顧及道德和良心。 我們應該從這個成語故事中吸取教訓,保持真實和真誠,不要爲了一時的虛榮而做出違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和堅定。

借面弔喪-成語圖片

借面弔喪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