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來報佛腳

成語拼音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急來報佛腳成語解釋

比喻事到臨頭才慌忙準備。

典故出處

宋·劉攽《中山詩話》王丞相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

成語典故

只有三年大閱是他們的一重關煞,那一種急來報佛腳情形,比起那些秀才們三年歲考還要急。★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

成語造句

平時不努力學習,等到考試臨近纔開始複習,這無異於急來報佛腳,很難取得好成績。

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華。他平日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總是把時間浪費在玩樂上,對於讀書和學習從來不上心。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就到了科舉考試的日子。李華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是如此匱乏。看着周圍的人都胸有成竹地準備應考,他開始慌了神。 在這緊急的關頭,李華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臨時抱佛腳。他開始瘋狂地讀書,日夜不停地背誦經典和詩詞,試圖在短時間內彌補自己多年來的荒廢。 然而,知識的積累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儘管李華非常努力地臨時抱佛腳,但在考場上,他還是遇到了許多難題。那些平時認真學習的人,能夠輕鬆地應對各種題目,而李華卻只能絞盡腦汁,苦苦思索。 最終,科舉考試的結果出來了,李華名落孫山。他後悔不已,意識到自己平時不努力,只在關鍵時刻纔想到急來抱佛腳是遠遠不夠的。 正如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臨時抱佛腳或許能在短期內帶來一些效果,但終究無法替代平日裏的踏實勤奮。 從那以後,李華痛定思痛,他明白了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學習,才能真正取得成功。他不再虛度光陰,開始認真對待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漸漸地,他的知識和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能總是等到最後時刻纔想起努力,而是應該從一開始就樹立正確的態度,不斷積累和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機遇來臨時,有足夠的實力去把握,而不是隻能靠急來抱佛腳來尋求一絲希望。

急來報佛腳-成語圖片

急來報佛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