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惡如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嫉惡如仇成語解釋

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

典故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蔡木龕》:“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

成語典故

西晉時期,朝中大臣大多數都出身於皇親國戚和名門望族。他們依仗貴族身份享有許多特權,驕奢淫逸,越來越腐敗。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后,後宮竟有近萬名宮女供他享用。當時,有一個叫傅鹹的人,任武帝的尚書左丞、冀州刺史,後來又做司徒左長史等。武帝駕崩後,惠帝即位,傅鹹任御史中丞、司隸校尉。他爲人正派,敢於直言。有一次,各地發生饑荒,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餓死凍死者不計其數。傅鹹瞭解到這些情況後,立刻向惠帝陳奏百姓沒有飯喫,惠帝卻不解地問:“那他們爲什麼不喫肉粥?”傅鹹聞聽,啼笑皆非,便細細地將百姓之事講給惠帝聽。惠帝聽後問道:“依卿之見,該如何是好?”傅鹹直言不諱地說:“朝中一些大臣揮霍無度,他們一天的飯費竟達萬錢,而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如此奢侈腐化,朝廷應嚴加處罰,屢教不改者可按國法處治。”惠帝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說道:“言之有理。愛卿如發現何人揮霍無度,視國法於不顧,都可按條例懲處。”於是,傅鹹便舉出數人上報朝廷。這些平日裏趾高氣揚的貴族們覺得傅鹹不能把他們如何,心裏滿不在乎。傅鹹面對這些頑固不化的皇親國戚們,並沒有氣餒。他多次上書惠帝,尖銳地指出:“奢侈之費,甚於天災。”由於他的勸諫,惠帝終於下定決心罷免了一些官員。從此朝中大臣因心中懼怕,均有所收斂。於是,人們都說傅鹹爲官嚴正、疾惡如仇。

成語造句

他面對社會上的不公現象,挺身而出,展現出了嫉惡如仇的品質。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自幼習武,身手不凡,且心地善良,對於不公平之事總是憤憤不平。 有一次,李明路過集市,看到一個惡霸正在欺負一位老人。那惡霸長得凶神惡煞,平日裏仗着自己有些力氣和勢力,橫行鄉里,衆人都對他敢怒不敢言。李明看到這一幕,心中的怒火頓時燃燒起來。他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惡霸的衣領,怒喝道:“你怎能如此欺負老人!”惡霸先是一驚,隨後看清是李明,便囂張地說:“我就欺負他了,你能把我怎樣?”李明二話不說,直接動手教訓了惡霸一頓,打得惡霸連連求饒。從此,李明嫉惡如仇的名聲便在小鎮上傳開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小鎮上來了一個土匪團伙。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李明得知此事後,決心要爲百姓們除掉這個禍害。他四處打聽土匪的行蹤,終於找到了他們的巢穴。李明孤身一人潛入其中,與土匪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他憑藉着高超的武藝和無畏的勇氣,將土匪們一一擊敗。最終,這個土匪團伙被徹底消滅,百姓們又過上了安寧的生活。 李明的事蹟傳到了官府那裏,官府對他大爲讚賞,想要招他入伍。李明欣然應允,他覺得這是一個更好地爲百姓服務的機會。在軍隊中,李明表現出色,他多次帶領士兵們平定叛亂,打擊盜賊。他的嫉惡如仇的性格讓他在面對邪惡勢力時毫不退縮,總是勇往直前。 有一次,邊境發生戰事,敵軍來勢洶洶。李明主動請纓,帶領一支先鋒隊衝向敵軍。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他們成功擊退了敵軍,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李明的一生,都在踐行着嫉惡如仇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正義和勇敢。他的故事被人們傳頌至今,成爲了人們心中的英雄。正如《後漢書·陳蕃傳》中所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李明就是這樣一位心懷天下、嫉惡如仇的大丈夫,他的精神激勵着無數人勇敢地面對邪惡,爲了正義而不懈奮鬥。

嫉惡如仇-成語圖片

嫉惡如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