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牆見羹

成語拼音

jiàn qiáng jiàn gēng

見牆見羹成語解釋

比喻念念不忘先賢。

典故出處

《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睹堯於羹。”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他總是不斷地自我激勵,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像那些半途而廢的人一樣,要像那些成功的榜樣學習,做到見牆見羹,從而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子思的人。子思是孔子的孫子,他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在當時有着很高的聲譽。 當時的衛國國君衛靈公,雖然治理着國家,但他對於一些深刻的道理和治國之道卻並非十分精通。子思來到衛國後,衛靈公對他十分敬重,經常向他請教問題。 有一次,衛靈公對子思說:“我對於很多事情都覺得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子思聽後,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子思說:“曾經有一個人,他非常渴望得到美食。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堵牆,牆上畫着一碗羹。他看到這畫中的羹後,就開始想象這羹是多麼的美味,多麼的可口。他沉浸在這種想象中,彷彿自己真的嚐到了這羹一樣。但是,無論他怎麼想象,他都無法真正地喫到這羹。” 衛靈公聽後,若有所思,但還是不太明白子思的意思。子思接着說:“國君啊,您就如同這個人一樣。您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的東西,或者聽到了一些道理,就以爲自己已經明白了,已經掌握了。但實際上,這就如同看到牆上畫的羹一樣,只是一種虛幻的想象,而不是真正的體驗和實踐。” 衛靈公恍然大悟,明白了子思是在告誡他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認知上,而要去真正地實踐和體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質。 子思通過這個故事,讓衛靈公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讓他明白了要腳踏實地去做事,而不是隻追求表面的東西。從那以後,衛靈公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和治理國家,努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傳頌開來,人們用“見牆見羹”這個成語來形容對事物的一種虛幻的想象和追求,提醒人們要注重實際,不能只停留在空想之中。就如同衛靈公一樣,只有真正去實踐,去體驗,才能真正有所收穫,而不是僅僅滿足於看到那“牆上的羹”。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成語也不斷地提醒着後人,要腳踏實地,追求真實,避免陷入虛幻的幻想和不切實際的追求中。

見牆見羹-成語圖片

見牆見羹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