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目貴耳
成語拼音
- jiàn mù guì ěr
賤目貴耳成語解釋
- 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比喻捨近求遠。
典故出處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蛇牀》世人舍此而求補藥於遠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成語典故
- 而賤目貴耳者,顧謂今不如古,方隅之別也。★清·李調元《序》
成語造句
- 在判斷事物時,我們不能僅憑他人的言語描述,而應該親自去觀察和體驗,切不可賤目貴耳,導致判斷失誤。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國王。這位國王非常喜歡音樂和各種表演,經常在宮廷中舉辦盛大的音樂會和戲劇演出。
宮廷中有一位樂師,他技藝精湛,能夠演奏出極其美妙的音樂。然而,這位樂師爲人低調,不善於自我推銷。還有一位善於言辭的表演者,他雖然技藝並不如那位樂師出衆,但他憑藉着自己的口才和誇張的表現,總能吸引衆人的目光。
一次重要的慶典上,那位善於言辭的表演者先登場了。他用華麗的辭藻和誇張的動作,讓國王和大臣們都爲之喝彩,大家都對他讚不絕口。而當那位真正優秀的樂師登場時,他只是靜靜地開始演奏,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才華。
國王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樂師的演奏,他的心思還沉浸在之前表演者的精彩表現中。漸漸地,那動人的音樂開始滲透進每個人的心靈,可是國王卻因爲先入爲主的觀念,沒有真正領略到樂師音樂的魅力。
隨着時間的推移,樂師的才華越發凸顯,但國王仍然被那位表演者的表面功夫所迷惑,他更看重那些能說會道、善於在他面前表現的人,而忽略了真正有才華卻不張揚的樂師。大臣們中也有一些明智的人,他們看出了樂師的價值,多次向國王進言,希望國王能夠重視樂師的才華,不要“賤目貴耳”,只被表面的言語和表演所迷惑,而忽視了真正值得欣賞的內在才華。
然而,國王卻沒有聽取這些建議,依然如故。直到有一次,這個國度迎來了一位非常有見識的外國使者。使者在宮廷中聽到了樂師的演奏,驚歎不已,對國王說:“貴國竟有如此高超的樂師,這是多麼寶貴的財富啊!而你們卻似乎沒有真正認識到他的價值。”國王這纔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錯誤。
從那以後,國王努力改變自己“賤目貴耳”的觀念,開始用心去感受和欣賞那些真正有才華、有內涵的人和事物,不再輕易被表面的東西所矇蔽。宮廷中的風氣也逐漸發生了轉變,人們更加註重真才實學,而不是花言巧語和表面功夫。這個國度也因爲國王觀念的轉變而變得更加繁榮昌盛,文化藝術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傳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只看重表面的東西,而要學會用心去感受和發現真正有價值的事物,避免陷入“賤目貴耳”的誤區。
賤目貴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