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

成語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矯枉過正成語解釋

矯:扭轉;枉:彎曲。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典故出處

《後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成語典故

漢景帝擔心諸侯勢力過大會自己稱王,出現中央管不住地方的矯枉過正的局面,就採用晁錯的建議,藉故削了幾個諸侯王的封地。吳王劉濞竟借清君側的名義企圖謀反,迫使漢景帝殺死晁錯,從而出現歷史上的“七國之亂”。

成語造句

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地嚴格要求,否則很容易矯枉過正,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後,分封了許多諸侯。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諸侯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對中央政權構成了威脅。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地方諸侯與中央的矛盾日益尖銳。 漢景帝爲了加強中央集權,採納了大臣晁錯的建議,開始進行削藩。然而,這一舉措卻激起了一些諸侯的強烈反抗,其中以吳王劉濞爲首的七國諸侯聯合起來發動了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漢景帝意識到削藩的策略可能有些激進,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叛亂平息後,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政策,認識到在處理諸侯問題上不能過於強硬,否則可能會引發更多的不穩定因素。 到了漢武帝時期,他同樣面臨着如何處理與諸侯關係的問題。漢武帝吸取了景帝時期的經驗教訓,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也注重採取溫和、漸進的方式。他一方面繼續推行一些削藩的政策,另一方面通過推恩令等手段,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的勢力,使得中央政權得以鞏固。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大臣提出了過於極端的建議,試圖在短時間內徹底消除諸侯勢力。漢武帝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沒有盲目聽從這些建議,避免了矯枉過正的情況發生。他明白,在處理複雜的政治問題時,需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正是因爲漢武帝的明智決策,西漢王朝在加強中央集權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國家也逐漸走向繁榮昌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我們要避免矯枉過正,不能因爲急於糾正一個錯誤而採取過度的措施,導致新的問題產生。我們應該像漢武帝一樣,冷靜思考,權衡利弊,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以實現問題的妥善解決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矯枉過正-成語圖片

矯枉過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