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經引足

成語拼音

jiù jīng yǐn zú

救經引足成語解釋

引拉;經縊死。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越做越離目的越遠。

典故出處

《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闢之是猶伏而唂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他的方法完全是南轅北轍,簡直就是救經引足,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的君王,他非常自負且固執己見。 這位君王在處理國家事務時,常常不考慮實際情況,僅憑自己的主觀想法行事。有一次,國家面臨一場危機,需要採取恰當的策略來應對。大臣們紛紛進言,提出了各種合理的建議。然而,這位君王卻不以爲然,他堅持按照自己那套看似完美卻脫離實際的方法去做。 就如同一個人想要救那上吊的繩索,卻拼命地去拉拽人的腳,完全搞錯了重點和方向。他完全不顧及大臣們的勸告,執意推行自己的計劃,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不僅沒能解決危機,反而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他的這種行爲引起了百姓的不滿和怨言,國家也陷入了動盪之中。一些有識之士痛心疾首地指出君王的錯誤,引用歷史上那些因爲決策失誤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希望能讓君王警醒。可君王依舊我行我素,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終,這個諸侯國因爲君王的一系列不當決策而遭受了重大損失,國力大幅削弱。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秩序混亂。而這位君王,也爲自己的“救經引足”式的行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問題和決策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不能像這個君王一樣,固執地堅持錯誤的方法,否則必然會導致不良的後果。我們應該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要學會靈活應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蠻幹或者堅持錯誤的行爲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複雜的社會中立足,實現自身的發展和進步。

救經引足-成語圖片

救經引足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