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虎進狼
成語拼音
- jù hǔ jìn láng
拒虎進狼成語解釋
- 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典故出處
- 明·張煌言《復郎廷佐書》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於河北。”
成語典故
- 若名爲同心禦侮,實乃利吾土地,我則拒虎進狼,彼則翻雲覆雨。★陳光遠《請力爭青島電》
成語造句
- 面對複雜的局勢,他本想解決眼前的難題,卻未曾料到自己的舉措竟導致拒虎進狼,陷入了更爲艱難的境地。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曾經歷過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
當時,這個國家的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爲了抵禦這些外敵,國王決定採取一些措施。他聽聞有一位勇猛的將領,善於排兵佈陣,於是便將其招致麾下,希望他能爲國家守好邊境。
這位將領的確有着非凡的才能,在他的帶領下,邊境的防禦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外敵的進攻也屢屢受挫。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位將領的權勢越來越大,他的心思也開始發生了變化。
他不再滿足於僅僅作爲一名將領,而是渴望更高的權力和地位。他開始在軍隊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對國王的命令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絕對服從。國王漸漸察覺到了他的變化,心中十分憂慮。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國王又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認爲可以扶持另一位將領來制衡這位權勢日盛的將領,便將一位新的將領提拔起來。可沒想到,這位新將領也是心懷叵測之人。
隨着局勢的發展,這兩位將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國家陷入了更加混亂的局面。原本是爲了抵禦外敵而採取的措施,結果卻變成了內部的紛爭和權力的角逐。
原本是希望拒虎於門外,卻不想引進了一匹更爲貪婪和危險的狼。國家的局勢變得岌岌可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就如同歷史上的許多王朝一樣,當內部出現這樣嚴重的權力爭鬥和混亂時,往往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後來,這個國家因爲這場內鬥而元氣大傷,外敵趁機而入,國家最終陷入了覆滅的境地。這個故事深刻地警示着後人,在面對問題時,一定要謹慎決策,不能只顧眼前,而要從長遠和全局來考慮,否則很容易犯下拒虎進狼這樣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拒虎進狼-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