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諫飾非

成語拼音

jù jiàn shì fēi

拒諫飾非成語解釋

諫直言規勸;飾掩飾;非錯誤。拒絕勸告,掩飾錯誤。

典故出處

《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總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這種拒諫飾非的態度讓他在工作中屢屢犯錯。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國王。這位國王剛即位時,也有着一腔抱負,想要把國家治理得繁榮昌盛。 起初,他積極聽取大臣們的建議,國家也有了一些向好的發展。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國王漸漸迷失在了權力與榮耀之中。他開始變得自負起來,認爲自己的決策永遠是正確的,不再願意接受不同的意見。 有一次,一位忠誠的大臣看到國家的一項政策存在弊端,便鼓起勇氣向國王進諫。他言辭懇切地分析了其中的問題,並提出了合理的改進建議。但國王卻不以爲然,他認爲大臣是在質疑他的權威,是故意找他的麻煩。於是,他不僅沒有認真考慮大臣的建議,反而斥責了大臣一頓,說他是在無事生非。 漸漸地,國王這種拒諫飾非的行爲越來越嚴重。其他大臣們看到進諫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也都紛紛閉口不言,不再敢提出任何與國王意見相左的看法。而國王卻誤以爲是自己的決策無比正確,沒有人能挑出毛病。 就這樣,國家在國王的錯誤決策下開始出現各種問題。民生凋敝,社會動盪不安。但國王仍然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依舊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做法,還不斷地爲自己的行爲找各種藉口和理由進行掩飾。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隋煬帝楊廣,他在位期間,也曾經做出過一些政績,但後期卻變得剛愎自用,拒諫飾非。他不聽大臣們的勸諫,執意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和工程,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隋朝也走向了滅亡。 而那些能夠虛心納諫、及時修正錯誤的君主,則往往能夠成就一番偉業。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廣開言路,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纔有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回到這個國家,最終,人民不堪忍受國王的暴政,紛紛起來反抗。在內外交困之下,國王的統治終於土崩瓦解。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此時已經太晚了。他爲自己拒諫飾非的行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國家也陷入了混亂與困境之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無論處於多麼高的位置,都不能驕傲自滿,不能拒絕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只有保持謙虛的態度,不斷地反思自己,勇於承認錯誤並及時改正,才能不斷進步,走向成功。否則,就會像這位國王一樣,因爲拒諫飾非而最終走向失敗。

拒諫飾非-成語圖片

拒諫飾非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