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目胥門

成語拼音

jué mù xū mén

抉目胥門成語解釋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同抉目吳門”。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段動盪的歷史中,忠臣義士因堅守正道而遭受迫害,其遭遇令人想起那悲慘的抉目胥門之事。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之間紛爭不斷。 伍子胥本是楚國人,因父親和兄長遭楚王陷害被殺,他歷經艱險逃到吳國。伍子胥才華出衆,得到了吳王闔閭的重用,他一心輔佐吳王,幫助吳國日益強大。 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多次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逐漸成爲諸侯中的強國。然而,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戰爭中受傷去世,夫差繼位。夫差起初也能聽信伍子胥的建議,但隨着吳國的強盛,夫差逐漸變得驕傲自負。 後來,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意圖復仇。伍子胥敏銳地察覺到越國的威脅,多次勸諫夫差要警惕越國,先下手爲強。但夫差卻被勾踐的表面順從所迷惑,再加上奸臣的讒言,他對伍子胥漸漸心生不滿。 伍子胥心急如焚,卻無法改變夫差的心意。而此時的夫差一心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堅決反對,認爲越國纔是吳國的心腹大患。夫差卻不聽勸告,執意伐齊並取得了勝利,這讓他更加疏遠伍子胥。 奸臣們趁機不斷誣陷伍子胥,夫差終於大怒,賜給伍子胥一把寶劍,讓他自盡。伍子胥悲憤交加,他仰天長嘆道:“我輔佐吳王成就霸業,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在臨死前,伍子胥留下遺言,讓人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國都城的東門上,他要親眼看着越國的軍隊打進吳國。 夫差得知伍子胥的遺言後,更加憤怒,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投入江中。然而,正如伍子胥所預言的,越國後來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打敗了吳國。夫差後悔不已,但爲時已晚。 伍子胥抉目胥門的故事成爲了一段悲壯的歷史,他的忠誠和遠見令人敬佩,而他的遭遇也讓人嘆息。這個成語後來常用來形容忠臣被冤屈而死,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悲憤和無奈。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伍子胥的故事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提醒着後人要善於聽取忠言,不可被一時的勝利和繁榮衝昏頭腦,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抉目胥門-成語圖片

抉目胥門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