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分明
成語拼音
- lái qù fēn míng
來去分明成語解釋
- 形容手續清楚或爲人在財物方面不含糊。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對待朋友和敵人的態度截然不同,在爲人處世方面向來來去分明,絕不模棱兩可。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的事蹟充分體現了“來去分明”的精神。
他叫楊震,東漢時期的名臣。楊震自幼勤奮好學,通曉經籍,學問淵博,被衆人譽爲“關西孔子”。他爲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
有一次,楊震路過昌邑縣,縣令王密恰好是他曾經舉薦過的官員。王密爲了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深夜懷揣十斤黃金前來拜見。楊震見狀,嚴肅地對王密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爲楊震故作推辭,便說:“暮夜無知者。”楊震卻義正言辭地回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後,羞愧難當,帶着黃金灰溜溜地走了。楊震這種在利益面前堅守原則,對自己的行爲界限分明的做法,正是“來去分明”的體現。
在他的爲官生涯中,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和壓力,楊震始終保持着自己的操守和底線。他對待官場的種種黑暗現象毫不妥協,堅決與不正之風作鬥爭。他的行爲和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尊敬,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權貴。
後來,楊震遭到奸臣誣陷,被罷官回鄉。在返鄉途中,他慷慨激昂地對隨行的人說:“我一生爲官,清正廉潔,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百姓,問心無愧。”最終,楊震含冤而死。
楊震的故事流傳千古,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來去分明”的真諦。他的行爲不僅爲當時的社會樹立了榜樣,也爲後世之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歷史的畫卷中,像楊震這樣來去分明的人物還有很多,他們以自己的堅定信念和高尚品德,照亮了歷史的天空,成爲我們不斷追尋和學習的楷模。他們的故事提醒着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做到行爲磊落,來去分明,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踏實、堅定,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正如楊震,雖歷經磨難,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熠熠生輝,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來去分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