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而忘死

成語拼音

lè ér wàng sǐ

樂而忘死成語解釋

形容胸襟曠達,忘懷一切。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刻,無數英勇的戰士挺身而出,爲了守護家園和人民,他們勇往直前,戰鬥到最後一刻,全然樂而忘死。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豫讓的人。他本是晉國大夫智伯的家臣。智伯爲人豪爽,對豫讓也極爲尊重和信任。然而,晉國的政治局勢變幻莫測,後來智伯被趙襄子所殺,其家族也遭到了滅頂之災。 豫讓得知主公遇害後,悲憤交加,他決心爲智伯報仇。於是,他改名換姓,僞裝成一個受刑之人,混進趙襄子的宮中,去粉刷廁所,想要藉機刺殺趙襄子。但趙襄子是何等警覺之人,他在如廁時突然感到一陣心悸,便猜到可能有危險。經過一番查探,趙襄子發現了豫讓,豫讓也毫不隱瞞自己的目的。趙襄子身邊的人都勸他殺了豫讓,但趙襄子卻感慨地說:“豫讓是個忠義之士,他爲了主公報仇,不惜如此,實在令人敬佩。”於是便放了豫讓。 豫讓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繼續謀劃着報仇之事。他用漆塗滿全身,讓自己的皮膚潰爛,又吞下炭火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沙啞。他的朋友看到他如此折磨自己,都勸他:“以你的才能,若是假意投靠趙襄子,必定會得到重用,那時再找機會報仇豈不是更容易?何必這樣折磨自己。”但豫讓卻堅定地說:“我若假意投靠,那就是對主公的不忠,我寧願以這種艱難的方式去報仇,也絕不做不忠不義之事。” 終於有一天,豫讓埋伏在趙襄子必經的一座橋下。當趙襄子過橋時,馬突然受驚,趙襄子立刻猜到是豫讓。豫讓再次被抓,趙襄子無奈地問他:“你曾經也侍奉過別的大夫,爲何只爲智伯報仇?”豫讓慷慨激昂地回答:“那些大夫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只有智伯把我當作國士,所以我要以國士的方式報答他。”說罷,豫讓請求趙襄子脫下一件衣服,讓他象徵性地刺幾下,以完成自己的心願。趙襄子被他的忠義所感動,滿足了他的要求。豫讓拿起劍,用盡全身力氣在衣服上猛刺,彷彿那就是趙襄子本人。做完這一切後,豫讓仰天大笑,然後自刎而死。 豫讓爲了報主公之恩,完全不顧自己的生死,可謂是樂而忘死。他的故事流傳千古,成爲了忠義的典範。他的行爲讓人們看到,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仍有這樣堅守信念、不惜一切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忠誠,什麼是執着,讓後人永遠銘記和敬仰。 在歷史的舞臺上,像豫讓這樣樂而忘死的人還有許多,他們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懂得了信念和忠誠的力量。

樂而忘死-成語圖片

樂而忘死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